第22章 第 22 章(1 / 2)

第22章鱼汤面

沈烈骑自行车, 冬麦在后面提着桶,那些工具全都架在自行车大梁上。

大晚上,迎着风, 风吹着沈烈的短发。

沈烈之前刚回家时那种板寸头,看着特土匪,现在是普通短发了, 冬麦看着风把沈烈的短发掀起, 那短发便逆着朦胧的月光飞扬着散开, 根根分明,每一根都晕染了一圈月辉。

“你冷吗”冬麦突然开口问,她身上还穿着沈烈的大衣, 特别暖和。

“好像有点冷, ”沈烈声音清朗含笑。

“那我把你大衣还给你,我不冷了。”

“冷得我都要出汗了”说着, 沈烈抬手, 擦了一把, 于是冬麦借着月光, 果然看到,他发根那里,隐约有潮意。

她便有些愧疚了“要不我骑一会”

沈烈“你骑车, 带着我”

冬麦想了想“也可以,我力气挺大的, 我能带得动你。”

沈烈便笑了“我如果指望着你骑车带我,那得走到明天了。”

冬麦便不说话了。

她本来心里对他存着恼, 不想欠他人情,也不想领他情,但不得不说, 他这个人是真好,帮了自己大忙。

他为什么帮自己,因为他善良正直乐于助人

此时夜风拂动,明月高悬,清冽寒意扫在脸上,冬麦静默地坐在自行车后座,听他骑车时发出的呼吸声,一下下的。

这让她突然想起,那一天,他喝醉了,呼吸也是像现在这么重。

她想了想,终于问“那天我好像咬了你,没事了吧”

沈烈“伤是好了,不过牙印子还在。”

冬麦“你抹药了吗怎么会留印子”

沈烈“你咬得那么深,抹药也白搭,留下印了,估计这辈子都消不掉了。”

冬麦彻底愧疚了,虽然他是一个男人,身上有个印子什么的也无所谓,但是总归是自己咬的。

沈烈“怎么没声了愧疚呢”

冬麦有些艰难地道“早知道不咬你了”

沈烈却笑了;“我皮厚肉糙,咬就咬了,留下印子也没什么,我又不是小姑娘。”

冬麦却还是不说话,她之前对沈烈有气,现在没了。

自己当时就是对他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期望,才会生气的吧,当时又在气头上其实不去想那些,平心而论,沈烈这个人确实不错。

正想着,沈烈却突然说“你要听歌吗”

冬麦沉默了一会,才问“你还会唱歌”

沈烈“当然了。”

冬麦“那你唱一首吧。”

于是沈烈就真得唱了,唱的竟然是军歌,就是那个“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冬麦小学时候军训,参加活动,也唱过,旋律熟悉得很。

不过沈烈唱起来声音雄浑好听,透着男性成熟稳健的力道,在这冰冷的夜晚,听着竟然格外安心。

到了冬麦村子附近的时候,沈烈便停下了车子,帮她把水桶卡在了前面大梁上,让她边扶着水桶边推着走。

“我就不进你们村了,不然你哥看到我,估计把我揍出来,回到家,你也别提是我帮你弄的鱼。”

冬麦听着这话,便想,他倒是心里明白,哥哥见到他,肯定会揍他的,如果知道是他帮弄的鱼,甚至可能连鱼都给扔了。

“好,那你回去吧,你明天是要去公社我会给你留着鱼汤面。”

“嗯,那我回去了。”

冬麦便脱下棉衣,递给他,脱下来的时候,她顿时感到身上冷了,不过好在马上进村了,就这么短的路,她能忍。

她看着沈烈披上那棉衣,问“你走着回去”

沈烈“我不走。”

冬麦疑惑地看着他。

沈烈“我跑回去。”

冬麦“跑”

沈烈扎紧了棉衣的腰带,朗声道“我其实一直习惯每天跑步,跑起来比自行车快,这点路,我一会就跑回家了。”

冬麦惊讶得不说话了。

沈烈看看冬麦“那我先跑了。”

说完,沈烈果然跑了,特别快,像下山的豹子那么快,几乎化为了一道黑影,嗖嗖嗖地就不见了。

冬麦看得目瞪口呆,心想,怪不得当初他能捉兔子。

看他走了,也就赶紧推着自行车回家去了,她挑得偏僻后街走,不过快到家的时候,还是看到周围邻居,好像在找人,接着就听到她哥喊她名字。

她顿时明白了,这是看自己太晚不回来担心,便忙到了家,到家后,她娘见到她总算松了口气,过来一把抱住了她“这么晚,你去哪儿了你这傻孩子”

冬麦看她娘这么激动,明白了,她娘难道以为她寻短见了

怎么可能,她是那种想不开的人吗

冬麦赶紧给她娘看自己的收获“我去弄鱼了,不用花钱,我就可以做鱼汤面了”

胡金凤差点又哭出来“你这孩子”

于是赶紧通知她家里人,不用找了,家里人知道她竟然去弄鱼,自然是有些无奈,教训了她一通,特别是江春耕,更是恼火“是缺你钱花还是怎么着,这么冷的天你去凿鱼,这可真是长能耐了”

她大嫂谢红妮赶紧劝江春耕“算了算了,这不是回来了嘛”

冬麦熬过了骂,喜滋滋地显摆“我弄了七八条鱼呢”

江春耕脸更黑了“没把你掉水里算你运气”

江春耕这么生气也是有原因的,冬麦小的时候,江春耕有一次带冬麦去河里,那时候还小,他看到冰面上有一条小鱼冻那里,冰比较薄,想着冬麦小,人轻,就让冬麦去捡那条鱼,谁知道冬麦还没走到鱼跟前,一脚踩了个窟窿,一只脚就陷进去了,当时棉裤都弄湿了,幸好人没事,给拽回来了,不过冬麦却因此发了三天高烧。

为了这事,胡金凤把江春耕狠狠地打了一顿,骂他说你是不是想害死你妹妹。

江春耕从那就对冬麦特别小心,生怕这小小又白白的妹妹没了。

冬麦才不管呢,她知道哥哥疼她,特别是大哥,最疼她了,也就是心疼她才骂她,便拿鱼给大家看,大家看了那鱼,自然是意外,问冬麦怎么回事,冬麦看看自己哥,不敢提沈烈,那天和沈烈打了一架,他提起沈烈就恼呢,便说自己如何如何运气,把沈烈的功劳按自己头上,大家自然都赞叹不已。

冬麦先草草吃了口饭,就早早地睡下了,等着明天一早就打理鱼。

到了第二天,鸡还没叫,冬麦就爬起来了,爬起来还是困得要命,便用凉水擦了擦脸,总算是清醒了,便进了院子杀鱼,她用擀面杖一口气把所有的鱼头都给拍了一遍,让鱼们晕了过去,之后便开始用刀背来刮鱼鳞。

正刮着,大门那里响起来声儿,冬麦过去开门,竟然是江春耕,他说来帮冬麦做鱼的。

冬麦无奈,压低声音说“你怎么这么早”

江春耕“我还能不知道你,肯定一早起来。”

冬麦“行,咱别吵醒爹娘,悄悄的,声音放小点。”

有了江春耕帮忙,倒是快多了,他手劲大,刀工也好,用刀背斜向鱼头刮鱼鳞,鱼鳞嗖嗖嗖地落下,没几下就把一条鱼刮干净了。

冬麦叹“哥,你真厉害。”

江春耕“这种活还是适合男人干,你去烧火吧。”

冬麦“好先杀五条鱼吧,剩下的明天再炖。”

江春耕先刮鱼鳞,刮去了鱼鳞挖内脏,从尾鳍那里用刀往鱼嘴处划,划开后掏内脏,冲洗干净,又抠去两面的鳃,去了腥线。

很快打理了两条鱼后,他就先拿过去让冬麦先做着,冬麦打理鱼不如江春耕,不过做鱼的手法,用江树理的说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江树理和胡金凤也醒了,老人家年纪大了觉少,起得自然早,不过他们起来后,看到江春耕和冬麦已经把鱼都下锅了,也是没想到,胡金凤无奈地说冬麦“你啊你,心急成这样,等我和你爹醒来帮着你一起弄不就行了。”

冬麦一脸甜笑“你们年纪大了,多睡会。”

胡金凤“你这孩子”

冬麦放了一大根柴在灶里,让火慢慢地焖烧,这种小火炖时间长了,把那鱼肉给炖烂了,烂成白泥,融入到鱼汤里,那才叫好呢。

不过早饭是不能用大锅了,幸好冬天都生着蜂窝煤炉子,就在小炉子上做了饭,蒸得红薯粥,馒头就着拌菜吃了。

吃过饭后,天已经亮了,打开锅,里面的豆腐成了脂膏,鱼肉也成了白泥,就连鱼骨头仿佛都要化在里面了,用勺子舀起来一勺,像是浓郁的白色牛乳。

冬麦拿了瓷罐,先舀出来两罐子,让江春耕带去一罐,再舀一罐拿去给二哥江秋收家里,剩下的,她就舀到了桶里。

虽然锅很大,但是舀在木桶里后,也就多半桶,并不算太多。

不过冬麦想着,如果今天能把这些卖出去,就已经很知足了。

吃过饭,冬麦便套上了驴车,将那木桶拴在驴车后头,绑紧了,又把碗和筷子并一桶清水放上去,之后颤巍巍地上路了。

江春耕想陪着冬麦一起去,冬麦拒绝了,她觉得自己一个人能行,不想再耽误哥哥。

江春耕家里也还有事,只能算了。

冬麦开始赶车的时候特别小心,她生怕万一木桶倒了,那这么多心血就白瞎了,不过骑了一会,发现江春耕绑得挺结实的,那木桶连晃悠一下都没有,她才放心。

一路上,遇到东郭村的,大家都看过来,目光里带着同情,以及说不清道不明的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