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志越发皱眉。
他是聪明人,闻弦知音,自然明白初挽的意思。
因为有人愿意花钱,那些最底层的铲子才愿意挨家挨户去收,又因为铲子花钱收,那些农民才从鸡窝里或者墙角里把这些收拾起来。
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是一个经济链条,如果没有初挽这样的人想买,那些东西,永远就留在鸡窝里,直到有一天,某只鸡某个孩子无意中打碎了,就被农民直接扔一边去了,这个文物也就永远消逝在人类视野了。
指望一个农民主动发掘一件陶罐的价值,找出来,跑到博物馆送给专家为国家做贡献,这是不可能的,别说没这意识别说不愿意出这路费,估计连功夫都不愿意花。
而指望一个博物馆专家跑到乡下挨家挨户去搜罗这些文物,更不可能,没那精力。
旁边陆老爷子笑叹了声:“我说老王,现在时代变了,改革开放了,咱们的有些观念,估计也得变变。”
王同志一直盯着那些红陶,他虽然并不懂具体文物,但是却也知道,以初挽的眼力界,那必然是正经龙山文化的红陶。
而这些龙山文化的红陶,却在农民的鸡窝里猪窝里躺着。
初挽能带来的,只有这么二十几件,但实际上,更多可能的彩陶或者其它珍稀文物,就躺在不知道哪个农民的鸡窝猪窝里。
他叹了一声:“之前我曾经想过,要多给文博系统拨款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
谁能想到,博物馆的专家竟然闹出大笑话,花费十几万元,收购了一堆假的!
他喃喃地道:“我们文博系统的工作人员,各方面功夫还是不到家啊!”
初挽却道:“王叔叔,恕我直言,眼力确实不到家,但是这个不能怪各位专家。”
王同志:“哦,为什么?”
初挽:“那是因为,我们的专家脱离人民群众太久了,钻到象牙塔里搞文物,这辈子没见过假的,反正闭着眼睛收,收过来就是真的,不需要费脑子,没经过市场磨炼,当然没有眼力界。”
王同志微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不过他却越发皱眉:“可是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提高拨款,提升专家们的水平,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陆老爷子笑了,他是何等人也,见识多,眼力自然不在话下,更何况当年他也跟着初老太爷学过几个月古玩,当下也就道:“这件事,不是一个小事,需要慢慢思考——”
Tips: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a href="http://www.52shuku.vip" target="_blank">www.52shuku.vip</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传送门:排行榜单 好书推荐 年代文 爽文 甜宠文 女王不在家 情有独锺